新西蘭7.4級地震,汽車之家官網首頁,真三國無雙3存檔
本報記者郝亞娟張榮旺上海報道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發展居民個人養老金融需求和養老第三支柱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顯。今年以來,監管方面也多次喊話,引導銀行理財和信托業穩妥轉型,建立完善養老保障第三支柱。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多家銀行推出了養老系列理財產品。不過,有資深銀行人士指出,我國現有銀行養老產品與普通理財產品同質化嚴重,養老特征不突出。
業內人士指出,銀行需規范與統一產品設計原則,兼顧適配性、穩健性。更為重要的是,要拿到國家長期GDP增長的收益,資產配置必須廣泛,養老理財的概念前所未有地把大類資產配置能力推到了新的高度。
“養老”理財炒概念
“養老”系列理財與傳統理財同質性較高,難以真正契合居民養老需求。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近12.6%,老齡化速度超過美歐,“未富先老”現象突出,與人口老齡化伴隨而生的養老需求受到廣泛關注。
據悉,中國養老金體系有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第二支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支柱是個人養老金制度,包括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等。目前,第一支柱占絕對主導地位,已覆蓋近10億中國城鄉居民;第二支柱覆蓋面較低,僅有幾千萬人口;第三支柱規模尚小。
“第三支柱長期處于起步階段,與許多國家相比,發展較為緩慢,占比過低,對養老的支撐明顯不足!便y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曾如是指出。
今年初,銀保監會召開新聞吹風會,就2020年金融保險業的監管提出了九大風險防范任務,其中即包括建立完善養老保障第三支柱。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表示,國家正在加快第三支柱改革的頂層設計,下一步要把第三支柱的改革納入國家重大改革內容,同時把第三支柱的發展作為國家重點戰略,納入到“十四五”規劃之中。
在此背景下,養老金融正在成為各家資管機構爭先布局的新風口。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銀行機構爭先布局養老金融,推出各類養老理財產品。在分析人士看來,銀行理財有望成為養老市場的中堅力量。
“由于中國最大的養老客群就在商業銀行,個人養老金賬戶持有人通常也是銀行存款賬戶持有人,養老金融產品是將‘存款功能’轉化為‘養老功能’最直接的路徑,只有通過商業銀行才能打通存款和養老功能!敝朽]理財副總經理劉麗娜指出。
不過,部分產品雖然冠名“養老”,但波動性也較大,在產品投資、申贖制度安排等方面難以充分體現第三支柱的內涵。
普益標準研究員唐春艷指出,當前各家銀行發行的“養老”系列理財產品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投資期限較長,當前發行的帶“養老”字樣的產品中,投資期限在3~5年的占比較高,但仍與國外的養老產品的期限有較大距離;二是風險等級偏低,受制于資金風險屬性,養老理財多采取穩健的投資策略,資產配置也以固定資產為主,追求資金的保值增值,因此產品整體的風險不高。
“但整體而言,與傳統理財同質性較高、難以真正契合居民養老需求!惫獯笞C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在研報中指出。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羅榮華教授告訴記者,目前養老理財產品雖然具備一定的安全性以匹配養老客戶的需求,然而在產品設計上還缺乏多樣性和創新性。同時,銀行缺乏管理養老金資產方面專業化的投研基礎,投資管理的經驗和能力較為薄弱,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銀行養老理財產品競爭力不足,目前無法很好地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養老需求。
針對當前各類“養老”概念產品存在的問題,郭樹清指出,要探討可能的發展路徑統一養老金融產品標準,清理名不符實產品,并開展業務創新試點,大力發展真正具備養老功能的專業養老產品。
相關統計顯示,2019年銀行養老主題理財發行數量達442只,2020年以來全市場發行養老主題理財產品185只(其中理財子公司發行63只)。但在“統一養老金產品標準,清理名不符實產品”的監管環境下,9月之后,市場并無新的養老主題理財產品發行。
本文地址:http://www.383726.tw/qukuailian/183351.html 轉載請注明出處!